【 微信客服】
400-636-8066
作者: 瀏覽量: 來源: 時間:2024-07-10 16:03:09
閉式冷卻塔相對于開式冷卻塔,由于運行節能、用水量少、安裝方便、維護費用低,對冷卻設備沒有污染等優點。下面介紹清洗閉式冷卻塔的方法和要點,供相關專業人員參考。
1 閉式冷卻塔的原理
閉式冷卻塔是將盤管 (管式熱換器 )置于冷卻塔內,在風機的作用下通過空氣、水與盤管內的水進行熱交換,將熱量帶到大氣中。簡單來說就一個內循環、一個外循環。
內循環:內循環水在泵的作用下去冷卻設備或物料,然后回到冷卻塔盤管降溫,降溫后又去冷卻設備或物料。構成一個封閉式的循環系 統。
外循環:外循環水在涼水塔自身泵的作用下通過布水器噴灑在盤管的外表面,在水和風的共同作用下,帶走盤管中內循環水的熱量,使其內循環水降 溫。在環境溫度高的情況下,需要內循環、外循環同時進行;環境溫度不高,只需一個內循環。閉式冷卻塔主要核心部分為盤管,有的有填料,有的沒有 填料。
2 項目現場閉式冷卻塔現狀
現場閉式冷卻塔已運行多年,由于運行期間空氣中的塵土、雜物,補充水 中的鹽類、懸浮物,系統本身產生的黏泥、菌藻、結垢、腐蝕產物堆積或附著在閉式冷卻塔外循環系統中,PVC散熱片上的垢已達2~4mm,基本上阻死了散熱片;銅盤管外側硬垢1~2mm,嚴重影響了傳熱;進風格柵集塵嚴重,影響通風;箱體腐蝕嚴重,特別是迎風面的卷邊、風筒鐵板的本體腐蝕嚴重。箱體的鍍鋅層也部分腐蝕 。盤管結垢情況如圖 1所示。由于結垢嚴重,影響正常生產,為了節能、平穩、安全運行,決定對閉式冷卻塔進行清洗。
閉式冷卻塔盤管為紫銅管,積水盤和外殼是鍍鋅鐵板,鍍鋅鐵板由于腐蝕較嚴重,部分鍍鋅層已破壞,散熱片為PVC。經取垢樣分析,水垢的主要成分是CaCO? 、 MgCO? 、Mg(OH)? 和部分鐵銹,這些垢形成主要原因是冷卻塔的外循環水不斷蒸發濃縮,盤管上部分鐵垢來源于鍛造廠的粉塵。
3 現場清洗條件
清洗現場無任何熱源,即便外界加入熱水,因閉式冷卻塔的外循環為敝開式循環,水溫很快就降了下來。
4 清洗方案
4.1 酸洗藥劑的選擇
由于該系統的材料是Cu/Fe/Zn組合型。首先要考慮水箱是鍍鋅鋼板,鋅是非?;顫姷膬尚越饘?,對酸和堿都非常敏感,采用無機酸清洗會破壞鍍鋅層,使設備壽命大大縮短。Zn用無機酸清洗,將發生下列置換反應:
Zn+2H+=Zn2++H?↑。
因為箱體鐵板本身腐蝕也較嚴重,鋅層已被破壞,除去保護鋅層的問題。是否可以用價格便宜的鹽酸,對此做了以下試驗。
4.1.1 試片及其處理
試片材 料為2mm 厚紫銅板,尺寸50mm×25mm。試驗前按一般腐蝕試驗方法要求進 打磨,用無水酒精清洗兩次,干燥后存在干燥器中備用。腐蝕試驗后,水洗,用濾紙吸水,再用無水酒精浸洗、干燥、稱重。
4.1.2去垢劑
鹽酸和氨基磺酸都用分析純,配成所需的質量分數,用氫氧化鈉液標定其質量分數。
4.1.3 腐蝕試驗
采用失重法測定并計算銅的腐蝕速度,每次在500mL的燒杯中加入400mL酸液,每組試驗投入4 塊已稱量好的銅片,試驗時間為24h。
從表1可以看出,在有氧的條件下,鹽酸對銅的腐蝕也很大,閉式冷卻塔中的銅管完全暴露在空氣中,所以清洗閉式冷卻塔采用氨基磺酸較安全 。
4.1.4 氨基磺酸和垢的反應機理
清洗劑選擇無色、無臭氨基磺酸 (NH?SO?H)。氨基磺酸對金屬的腐蝕性很小,與金屬氧化物、氫氧化物、碳酸鹽反應,形成可溶性鹽,因此可除去水垢、 氧化鐵銹等 ,適合各種金屬材料清洗,氨基磺酸和各種垢的反應如下:
CaCO?+2NH?SO?H=Ca(NH?SO?)?+H?O+CO?↑,
MgCO?+2NH?SO?H=Mg(NH?SO?)?+H?O+CO?↑,
Ca?(PO4)2+6NH?SO?H=3Ca(NH?SO?)?+2H?PO4,
Fe?O?+6NH?SO?H=2Fe(NH?SO?H) ?+3H?O,
FeO+2NH?SO?H=Fe(NH?SO?)?+H?O。
在清洗過程中,清耗氨基磺酸質量分數與垢層厚度有關,按理論計算,1kg碳酸鹽垢需要2kg氨基磺酸。根據實踐經驗,碳酸鈣水垢厚度與所用氨基磺酸的質量分數關系見表2。
4.2 緩蝕劑的選擇
Lan一826多用酸緩蝕劑,可清洗碳鋼、不銹鋼、 銅、鋁等有色金屬及其不 同材料的連接結構。因此次清洗的冷卻塔有Cu/Fe/Zn材料,所以選擇Lan一826多用酸緩蝕劑作為這次清洗的緩蝕劑 。
4.3 鈍化劑的選擇
眾所周知 ,NaNO?是好的鈍化劑,但因NaNO?,毒性大,進入水體對環境的破壞大,所以需慎重選用,此次清洗選用了NH?SO?H,用清洗后的廢液就能處理NaNO?,鈍化液廢液 ,其反應為 :
NaNO?+NH?SO?H=NaHSO4+H?O+N?↑。
5 清洗方法
因選用氨基磺酸做清洗劑,垢層較厚,現場無法升溫等原因,為了縮短清洗時間和減少藥劑的耗量,采用物理清洗和化學清洗相結合的清洗工藝。先將填料層中的垢用物理方法抖落,用高壓水槍對填料、盤管、積水槽進行沖洗,然后再進行化學清洗,其工藝為:開啟閉式塔上的風機吹干填料→用機械方法抖落填料層中的垢→用高壓水槍沖洗填料、盤管、水箱→清理干凈后注入新水→開啟閉式冷卻塔外循環泵→加緩蝕劑后循環5min→加氨基磺酸清洗 (4~6)h→以盤管的清洗情況及pH來判斷是否繼續加酸→排除酸洗廢水到集水池→水沖洗干凈后注入新水→加人鈍化劑鈍化4h→排出鈍化廢液到酸洗廢液中→水沖洗后投入使用。
5.1 物理清理
物理清洗目的是清除大部分菌藻、污泥及軟垢。清洗前,讓閉式冷卻塔外循環水泵停運,在只開風機的情況下運行2h,使散熱片黏泥干燥,使其失去黏性,便于抖脫填料層中的垢。物理清洗前,需將泵的入口和放水管入口塞住,防止渣子進人管道。操作時,用棍棒在填料片中挑動,讓干燥的垢破碎脫落,然后用高壓水槍對填料和盤管進行清洗。對于盤管只需沖洗干凈浮塵,因為用高壓水槍清洗很費時間,即便將外面幾層銅管上的垢沖脫,里面還是需化學清洗。從填料中清理落下來的污如圖2所示。
5.2 化學清洗
目的是通過加酸清除系統中的水垢。在化學清洗前,先將碳鋼試片和銅試片掛入水箱中,在化學清洗時。同時加緩蝕劑減 閉式冷卻塔在酸洗過程中的蝕。系統中注入清水,泵不吸入空氣即可,啟動閉式冷卻塔自身的循環泵,將緩蝕劑緩慢倒入接近泵的吸人口,待緩蝕劑在系統中循環均勻后,將溶解好的氨基磺酸鈉緩慢倒入接近泵的吸入口,先加入計算總量的60%,然后根據pH的變化再添加,所以每次補加酸時不要太多,前期控制pH為1,酸質量分數為5%~7%,后期控制pH為2~3,直到水垢完全溶解在水中。在實際清洗過程中,pH上升到3,氨基磺酸就基本消耗完,需不斷添加才能恢復清洗能力。測pH頻率:(1~2)次/30min。
酸洗完畢,用高壓水槍對盤管進行沖洗,廢酸排至處理池,用于后面處理鈍化液廢液。歡迎關注“數據中心基礎設施運營管理”
水槽的廢酸液排盡后,注入清水,開啟循環泵5min后排出。因閉式冷卻塔中排污閥很小,排得較慢,每次排污都用了潛水泵同時排水。如果水 較混濁,需重復沖洗多次,直到水清轍。
5.3 鈍化
鈍化目的是使不同金屬材料的設備表面形成致密的防腐膜。在水槽中注入清水,夠循環即可。啟動系統中的循環泵,用NaOH調pH為10,然后加入鈍化劑NaNO?,質量分數1.5%,時間4h。
5.4 廢液處理
將鈍化廢液排至處理池后進行攪拌。分析亞硝酸根,沒有檢出;如果還能檢出 NOˉ?,需根據亞硝酸鈉的量,按1:141加入氨基磺酸。將廢酸用燒堿液調pH(6~9),排放至污水處理池。
6 清洗效果評定和建議
6.1 清洗效果
(1)腐蝕率。將掛在清洗槽中的銅試片和鐵試片,采用掛片失重法測定掛片腐蝕率為:碳鋼腐蝕率1.57g/(m2·h);銅腐蝕率 0.12g/(m2·h)。
(2)除垢率。原來表面(1-2)mm厚的垢基本清除。目測除垢率達到了95%,盤管外壁無腐蝕現象。
(3)水溫變化。內循環水的溫度清洗前為43℃,清洗后為29.8℃。
6.2 建議
建議使用此類設備的用戶采用無填料閉式冷卻塔。閉式冷卻塔主要依靠的是水蒸發帶走熱量,無填料閉式冷卻塔相對有填料的閉式冷卻塔來說,相同換熱量 時,盤管面積會大一些,外循環水溫度更接近當地的濕球溫度,冷卻效果更好,也不存在填料阻塞問題。
使用閉式冷卻塔時,一定要做好水質的維護工作。用戶在購買閉式冷卻塔時,要求制造廠家在外循環水的上水管上加上電磁除垢儀,使水質不易形成硬垢附著在盤管上,以便減少清洗次數。